第四百六十三章 這叫老年代步車
重生之實業大亨 by 過關斬將
2023-5-15 20:45
富康農機的院子裏,擺著幾臺剛剛改裝好的“三蹦子”。
三蹦子是老北京的方言,指的是汽油動力的帶棚三輪車,因為發動機工作的時候,會發出“蹦蹦蹦”的聲音,因此被稱之為三蹦子。
三蹦子也是李衛東為富康農機準備的新產品。
1995年的時候,地級城市和部分發達的縣級城市,都已經有了出租車,而大城市裏更是出租車遍地跑。
當時最常見的出租車,就是那種黃色的大發面包車,俗稱“面的”。
就比如京城,便有超過三萬輛的面的,那時候京城的街道上隨處可見黃色的面包車走來走去,可謂是滿城盡是黃面的。
九十年代的黃色面的,每公裏的價格大概是八毛錢到壹塊錢,大城市貴壹些,小城市則要便宜壹些。
在現在看來,壹塊錢壹公裏的出租車並不算貴,然而以九十年代的收入水平,這絕對是很高昂的價格。
所以大多數普通老百姓達成黃色面的,都是好幾人同時出行,壹輛小面包車裏能擠好幾個小夥子。平攤下來的話壹公裏壹塊錢,就劃算多了。
與黃面的相比,夏利出租車的價格就要貴壹些,便宜的每公裏都要壹塊錢,貴的每公裏是壹塊二,後來的富康和捷達,每公裏的價格能達到壹塊五六。
無論是壹塊錢,還是壹塊二,都不是壹個很親民的價格,但是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又擺在那裏,於是就出現了摩的。
摩的價格要便宜的多,在中小型城市裏,基本上是壹塊錢走遍全程,近壹些的給五毛錢也能夠。
但是兩輪摩托車,終究只能拉壹個人,運輸能力不足。於是三輪摩托車,也就是三蹦子便誕生了。
三蹦子價格便宜,拉人又多,而且還機動靈活,就是壹些小巷子也能鉆進去,成為了城市居民最為方便的出行工具。
特別是在壹些公共交通不發達的城市,出租車又坐不起,就只能指望三蹦子。
早期三蹦子,都是車主自己改裝的,給後面的車廂安裝壹個座椅,再焊上鐵皮或者防雨棚,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後來有的企業看中了這門生意,便將三輪車改裝成可以載人的三蹦子,統壹進行出售。
三蹦子的市場需求是非常龐大的,相信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馬路上三蹦子到處亂竄的時代,很多三四線城市,至今仍然處於三蹦子到處亂竄的時代。
特別是在九十年代後期,當時有很多的下崗工人、殘疾人,以及進城務工的老年人,他們找不到工作,開三蹦子就成了他們的收入來源。
富康農機是靠農用三輪車起家的,做三蹦子絕對是得心應手,有先天的優勢。
而且在1995年的時候,國內的城市還沒有進入三蹦子亂竄的時代,反倒人力三輪車是城市裏的壹道風景線。
那時候中國摩托車行業正處於壹片亂戰的時代,企業都專註於兩輪摩托車,輕型踏板是那時候的主流,所以沒有摩托車企業去專門生產三蹦子。
李衛東在這個時候進入到三蹦子的領域,正好打了壹個需求上的時間差,可以快速的搶占市場。
其實早在幾年前,李衛東就開始考慮三蹦子這個市場,畢竟國內的城市對於三輪摩托車的需求量實在是太大了,壹年隨隨便便就能賣掉壹百多萬輛。
如果能夠在這個行業占有壹席之地,未來二十年,富康農機是不用擔心營收的。
然而三蹦子給城市帶來的不良影響,讓李衛東始終很猶豫,要不要生產三蹦子。
三蹦子壹直都是城市裏最重要的頑疾之壹,而且由於市場需求的存在,壹直都很難根除掉。
大部分的三蹦子都不遵守交通規則,隨意的在馬路上穿行,不按照信號燈行駛,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而且城市裏的三蹦子都是非法營運的,完全不受交通部門管理。撞到人或者損害了其他車輛,撒丫子就跑,再城市監控不健全年代年代,受害者只能自認倒黴。
若是被撞的話,三蹦子還沒有保險,也無法給乘客帶來賠付或其他保障。
除此之外,三蹦子還會造成噪音汙染、影響市容市貌、擾亂正常秩序等問題。
可以說三蹦子在滿足老百姓交通出行需求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其極為負面的壹面。
如果富康農機開始生產三蹦子的話,等於是又打開了壹個潘多拉魔盒,以後滿大街都是三蹦子亂竄,所造成的各種問題,肯定會給民眾帶來困擾,也會讓城市管理者十分頭痛。
每次想到這裏,李衛東便有壹種過意不去的感覺。
但李衛東轉念又壹想,三蹦子又不是中國所獨有,比如很多東南亞和南亞國家,滿大街上跑的也都是三蹦子。
之所以如此,無非就是兩點原因,壹是國家不富裕,沒有足夠多的公共交通來滿足老百姓的需求。
二就是老百姓不夠富裕,買不起汽車,所以只能用三蹦子。
三蹦子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其實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沒錢,可不就得靠三蹦子麽!
當經濟發達了,城市裏公共交通覆蓋面越來越廣,老百姓手裏有錢買汽車,三蹦子的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
李衛東的三蹦子圖紙上,畫了好幾款樣式的三蹦子。
後面的客艙為例,有用鐵皮包裹的,有用防雨棚包裹的,也有用金屬架加玻璃進行包裹的。
客艙的座椅,也弄出了好幾種的布局,有壹排的,有兩排的,還有可挪動式的,另外座椅也分彈簧和不帶彈簧兩種,頗有壹種MPV後排的感覺。
駕駛室方面,同樣也有好幾種款式,有的只有壹個頂棚擋雨,有的安裝了前擋風玻璃可以遮風,有的則是帶兩邊的門,算是將駕駛室全完包裹起來。
富康的農用車,拉兩三噸貨都沒有問題,改裝壹下的話,後面帶四個人綽綽有余,動力和剎車都有保障。
唯壹的缺點,大概就是發動機的噪音有些大。
“正常拉四個人,也就是五百斤的重量,我們可以選擇小排量的發動機,噪音小,省油,動力也夠。”李衛東開口吩咐道。
“好,我們馬上讓人去更換調試。”杜家海點了點頭,然後便是壹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老杜,有什麽好直接說,難不成還拿我當外人啊!”李衛東開口說道。
杜家海馬上說道:“董事長,新研發出來的這種三輪車,後面有座位,是用來拉人的,應該算是客運營運車輛了吧?
咱們富康農機之前做的都是農用車,用的是農機的手續,如今做營運車輛的話,農機的生產手續可就不通用了。
據我了解,生產營運車輛,必須要有專門的手續。咱們現在還沒有手續呢,如果直接生產的話,屬於無證生產,就算是生產出來也不能賣,否則是要惹麻煩的。
至於營運車輛生產的手續嘛,歷來都是比較難辦的,特別是客運車輛,國家的把關更是非常嚴格。就咱們這種農用車改裝來的機動三輪車,恐怕辦不下來生產手續啊!”
八十年代的時候,國家隊運用車輛的生產並沒有很嚴格的監管,很多國營的汽修廠,弄個輕卡的地盤,自己焊壹個客車的車身,就能直接上路,也沒有人去管。
那個時代車輛畢竟是匱乏的,只要能把車弄出來,滿足市場需求,甭管什麽手段都可以。
然而進入到九十年代以後,國內的法律法規開始健全,監管也更加的嚴格,營運車輛已經不是修理廠隨便焊個架子就能上路的了,要有正規的手續才行。
富康農機想要生產以營運為目的的三蹦子,就必須得去辦理相關手續。
李衛東知道,三蹦子作為營運車輛,國家本來就不提倡,怎麽可能辦的出來營運車輛的生產手續!後世那滿街跑的三蹦子,又有哪個有營運車輛的生產手續?
只見李衛東微微壹笑,開口說道;“我們是正規企業,當然要嚴格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如果生產營運車輛的話,肯定是要去辦理相關手續的。
但我們現在要生產的,又不是營運車輛,當然也不需要去辦理專門的手續了!”
“這……”杜家海有些迷茫。
李衛東則接著解釋道:“我們的這款新產品,全稱是富康老年代步車,老年代步車懂不?就是給老年人平時買買菜,接孫子孫女上下學所使用的。
這老年人啊,讓他們考駕照開汽車,肯定是不現實的;兩個輪的自行車呢,又容易摔倒,有安全隱患;而且老年人也沒有那麽多體力去蹬自行車。
咱們這款老年代步車,就是為此而研發的,它有三個輪,穩定性比兩個輪高的多,不會摔倒。而且還不用腳蹬,可以為老年人節約體力。”
“只是老年代步的話,那後面的座位該怎麽解釋。”杜家海指了指三蹦子後面的我座位。
“我剛才不是說了,接孫子孫女上下學用,總得有個座位讓孩子坐吧!”李衛東馬上說道。
“可這後面是兩排座椅,用得著整整兩排座椅麽?”杜家海有些較汁兒。
“誰規定壹個老年人只能有壹個孫子了?”李衛東反問道。
杜家海頓時被問的啞口無言。
李衛東則接續說道:“我們生產的是老年代步車,又不是運營用的三輪車,自然也就不用去辦理什麽營運車輛專用手續。至於客戶買去做什麽,我們就管不了了!
對了,回頭再去印壹些好看的貼紙,比如‘老年人專用’、‘殘疾人專用’、‘買菜專用’、‘接送孩子專用’,到時候隨車壹起出廠,客戶喜歡那種,讓他們自己貼!”
……
富康老年代步車上市了。
雖然是打著老年代步車的名號,但聰明人壹看便知,這玩意兒完全可以用來拉人跑出租。
幾天的功夫,青河市的界面上就出現了很多三蹦子。
遇到正在步行,或者在街邊等待的人,三蹦子便會上前打招呼,問要不要坐車。
不過由於三蹦子才剛剛出現,市面上的普及率還不高,所以短期內也沒有造成影響,頂多是搶了出租車的生意。
……
王賓坐在新買的大發面包車上,盯著火車站的出站口。
說是新買的買面包車,但實際上並不是新車,而是別人淘汰下來的二手車。
黃面的最早出現在京津這樣的大城市,這些老舊的黃面的被淘汰以後,便作為二手車流入到二三線城市,成為了二三線城市的出租車主力軍。
王賓買的這輛黃面的,就是從京城淘汰的。
青河這種小地方不比大城市,正常情況下壹公裏也就是八毛錢的出租車費,不過實際操作的時候,也沒有那麽的精確,基本上都是問壹句去哪裏,然後給個報價。
報價的時候,也會根據客人的多少,以及帶的行李的多少進行要價,比如去壹個地方,壹位客人要價四塊錢,四個客人就要八塊錢。
畢竟是小城市,監管不那麽到位,司機師傅胡亂要價也不是什麽新鮮事。特別是在火車站這種地方,來的都是外地人,宰客就更是常有的事情。
此時王賓正期盼著,遇到個外地客人,去個有錢的地方,說不定就能宰個十塊八塊的。
火車站出口的大門打開,人群從裏面湧出來。
王賓仔細的觀察著出門的人,尋找著潛在的客人。
那年頭乘坐出租車還是壹件挺奢侈的事情,所以看客人的衣著打扮,就知道他們能不能坐得起出租車。
終於,壹個中年人落入到王賓的視線當中。那人帶的行李不多,除了行李包之外,還有個公文包,看起來像是個幹部。
等這個幹部打扮的人走進壹些,王賓立刻下車,迎了上去。
“老板,去哪裏?坐出租車麽?”王賓指了指身後的黃面的。
“去金屬公司多少錢?”對方開口問道。
王賓壹聽是外地口音,馬上說道:“金屬公司離這裏得有六七公裏遠呢,這樣吧,妳給五塊錢就行了。”
金屬公司距離火車站還不到五公裏,王賓知道這位客人是外地人,所以故意多說了壹些,想要多賺點錢。
客人顯然也不知道距離,聽說六七公裏五塊錢,覺得價格還合適,便要上車。
就在此時,只聽旁邊有人吆喝道:“沒有坐車的?去人民醫院、體育場、公園統統壹塊錢,金屬公司、熱電廠、自來水廠統統壹塊五!”
中年幹部聽到這個聲音,馬上停下了腳步,轉頭望向那個吆喝的人。
“去金屬公司,壹塊五?”中年人開口問道。
“對,壹塊五!”那人指了指不算出壹輛三蹦子,開口說道;“老板,走不?我的車就在那邊!”
中年人壹看是壹輛三蹦子,心中有些猶豫,但考慮到可以省三塊五毛錢,還是走了過去。
王賓見到手的肥羊溜走了,心中不免有些郁悶。
他不屑的撇了撇嘴,開口說道:“不就是壹個破三輪車麽,看妳能嘚瑟到什麽時候!”
然而王賓很快發現,又有兩輛三輪車出現在了旁邊。
“有沒有坐車的,去人民醫院,體育場、公園,壹塊錢!”三蹦子車主再次吆喝起來,跟剛才那位喊的是壹個價格。
緊接著,壹個想坐車的客人走過來,他看看王賓的黃面的,再看看三蹦子,果斷的走向了三蹦子。
很顯然,正常人都能意識到,三蹦子肯定比黃面的更便宜。
漸漸的,這壹列火車的客人都離站了,而王賓依舊沒有拉到客人。
倒是有幾個來問詢的,但是聽到王賓的報價後,紛紛轉頭離開。
對於普通人而言,乘坐出租車的確是挺貴的。
反倒是三輪車,來壹輛便走壹輛,全都可以坐上客人。
壹塊錢就能跑遍半個城區,兩塊錢可以逛全城,經濟又實惠。
王賓瞬間備受打擊,自己花了好幾萬買的二手黃面的,還不如幾千塊的三蹦子!
望著又壹輛三蹦子載著客人離去,看到那三蹦子上還貼著“買菜專用車”幾個字,王賓忍不住想要問候對方母親。
“買菜專用?妳壹個買菜的破三輪,老老實實的逛菜市場啊,沒事來這裏搶什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