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文化的自信
歌迷 by 寒門
2023-7-22 10:34
“……在大漢奸吳春國的威逼利誘之下,桂香被迫答應前去鬼子開的舞廳去表演,班裏的兄弟姐妹們都很擔心,因為他們知道,桂香這壹去,必是兇多吉少!”
伍靜儀講的壹位魔都民國時期的傳奇昆劇女演員的故事已經進入到了驚險刺激的情節。
不得不說,伍靜儀講故事的能力非常了得,不僅節奏把控得很好,氛圍從她的語氣上都能感受得到,而且她的表情也是十分的豐富,就好像是表演戲劇壹樣,時而憂傷,時而憤怒,眼珠的調動,使得這些情緒變化給人壹種生動細膩的感覺!
小朋友們聽得很入神,幾個大壹點的孩子還聽得很是緊張,屏息凝神地看著她。
當然,不是怕了。
面前這位“伍奶奶”,說話的聲音還是很好聽的,楊謙能聽得出來有壹種吳儂軟語的腔調,但為了讓孩子們聽得明白,她都是說的普通話。
這樣溫柔悅耳的聲音,這樣跌宕起伏的劇情,怎麽不讓辛梓浩他們聽得入迷呢?
“桂香拒絕了大家幫她逃脫鬼子的監視、從此遠走高飛的提議,還讓大家先走,她壹個人留在了魔都,吸引鬼子的註意力。誰也不知道桂香的打算,但她在鬼子的舞廳開業的時候,並不是孤身壹人,原本已經變得空蕩蕩的昆班出現了幾個神秘人。”
神秘人是誰?
壹定是可以解救桂香的武林大俠!
辛梓浩有些激動地想著。
“給太君表演,那也得有人給我奏樂,他們是正吹、副吹、三吹。吳春國問及為什麽都是陌生面孔,桂香說昆班的人貪生怕死,已經棄她而去,這些朋友是昆班裏的年輕學徒,年輕膽大,才留了下來。吳春國疑心很重,讓他們露上壹手,結果壹個人拿出嗩吶,當面給他吹奏了壹曲,吳春國才打消疑慮。”
真的是讓人聽得心驚膽戰!
楊謙不知道這個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是真的,伍靜儀怎麽會知道得這麽清楚?而且這個故事,楊謙印象中是沒有聽過的。
但如果是假的,伍靜儀也不至於當著鏡頭的面給孩子們編壹個這麽現實的故事。
不過,不管怎麽樣,楊謙還是受到了這個故事的感染,感覺看到了壹位忍辱負重的老前輩為了抗日救亡,不顧個人的安危負重前行!
“桂香成功進入了鬼子新開辦的舞廳,當晚,舞廳燈火通明、歌舞升平,魔都的鬼子要員,投靠鬼子的最大漢奸,還有魔都壹些主張賣國求榮的商人都前來捧場,那些穿得富貴體面的人得意洋洋,沆瀣壹氣!
鬼子讓桂香去獻唱,桂香上去,就唱了《桃花扇》。鬼子聽不懂,還紛紛叫好!但漢奸裏有幾個懂昆劇的,他們面面相覷,覺得裏頭有些意味不明,但又不敢說出來,怕打擾了鬼子的興致!
就在地位最高的兩個鬼子嘀嘀咕咕,看著桂香眼露精光,不知道商量著什麽壞事的時候,桂香唱:‘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伍靜儀說完,手指壹比,不帶妝卻表現出了劇中人物的戚容,然後用著有些悲憤、絕然的聲音,親自示範著唱了這壹段。
對於非江南地域的人來說,昆劇並不好懂,伍靜儀唱的昆劇,用的並不是中州韻,而是“蘇白”——蘇州方言。
不過,因為她前面用普通話先念了壹遍臺詞,所以,小朋友們即便是不懂她唱的每個音所代表的意思,也能清楚她唱的是什麽。
再結合剛才見到的故事劇情,小朋友們壹個個都聽得滿臉肅穆,幾個大壹點的孩子更是義憤填膺,辛梓浩的拳頭都攥了起來,似乎要穿越過去跟鬼子們拼了!
“當時鬼子們還在鼓掌叫好,漢奸們紛紛大變臉色,就在他們想要喊住桂香不讓她再唱的時候,樂聲忽然停了下來!”
伍靜儀講到這停頓了壹下,大家心中的那根弦都繃到最緊了。
“剛才桂香帶來的幾位樂師忽然跳了出來,吹嗩吶的從嗩吶裏拔出壹把短刀沖向了大漢奸,彈三弦的砸爛琴鼓拿出壹把槍對準鬼子開槍,還有敲鼓的拿出裏面的油瓶,在舞廳裏燃起大火……”
痛快!
盡管伍奶奶說得十分驚險,辛梓浩還是聽得眉飛色舞,甚至忍不住揮舞著拳頭嚷嚷著“好”!
“那壹晚,鬼子的兩個高官、富商都被刺殺了,但可惜的是,大漢奸身邊有人拼死護衛,他只是中了壹槍。不過他也不好受,後來子彈沒取出,鉛毒擴散,幾年後在鬼子那裏也病死了!”
伍靜儀開始準備講她故事的結尾了。
小朋友們的反應讓她很滿意,不管是對故事的憤慨,還是對她唱的昆曲的投入,雖然她只是唱了壹小段。
“打死XX鬼子,打死大漢奸!”
辛梓浩繼續跳著,那率真的樣子,讓在場的大人們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可不是嘲笑,大家對小朋友們的表現倍感欣慰呢!
“伍奶奶,那個桂香呢?她沒有事吧?”
金薇問出了有些小朋友忘記了的問題。
“她沒有出事,只是在逃亡的過程中,身受重傷,後來雖然慢慢康復了,但身體再也不允許她回到昆曲的舞臺。”
伍靜儀的話,讓小朋友們原本還激動不已的心情紛紛冷卻了下來,壹個個都流露出了遺憾甚至是痛惜的表情。
不應該是這樣呀!
那些大英雄們,不應該都是來無影去無蹤,做了大事情之後,功成身退嗎?
“伍奶奶,那些叔叔呢?就是吹嗩吶那些叔叔。”
辛梓浩緊跟著問道。
他這回可不是要在金薇面前出風頭了,小男孩此刻全部心思都在這個故事上,甚至還把自己當成了這些英雄們的壹員,為他們牽腸掛肚。
“有的保護桂香,順利逃了出來,有的為了掩護他們,沒能逃出來。”
伍靜儀和藹地看著他,輕輕地說道。
楊謙能感覺得到,這平靜的語氣下面,應該隱藏著更加波瀾壯闊的劇情。
比如,這些刺殺漢奸和鬼子的人是誰,從哪裏來的?
比如,桂香為什麽認識他們,怎麽會這麽勇敢地和他們配合在壹起?
再比如,後來他們是怎麽逃脫的,斷後掩護的,是在混亂中被殺了,還是被捕之後受盡折磨而死?
伍靜儀顯然沒有跟小朋友們細講這些的過於深沈的內容的打算。
但楊謙這會兒聽著,越來越覺得這個故事是真實存在的,因為它太真實了!
舉壹個例子,那個歷史上的大漢奸,不就是因為被刺殺,然後受到鉛毒影響,最後病死了嗎?
“伍奶奶,嗚嗚,我不想讓他們死掉。”
辛梓浩的哭聲,打斷了楊謙的遐想。
楊謙哭笑不得地看著這個小男孩,他不知道什麽時候撲到了伍靜儀的懷裏,哭得壹把鼻涕壹把眼淚。
“不要傷心,這些先輩們的犧牲,並沒有白費。他們拼命拯救了我們的國家,才讓我們現在生活在壹個和平、幸福的時代裏,妳們說是不是?所以我們不能忘記侵略者們給我們帶來的恥辱,也不能忘記抗日的先輩們的犧牲,要更加努力地讀書,要報效祖國。是不是?”
伍靜儀蹲下來,按著辛梓浩的肩膀,安慰起了這個小男孩。
“可是我讀書,讀書成績不好……”
辛梓浩壹聽,卻哭得更大聲了。
本來是挺讓人動容的場面,被他這麽壹說,大家都楞了壹下,然後紛紛笑了起來。
好耿直的壹個小朋友!
“浩浩,報效祖國有很多途徑,有的是通過讀書,去當科學家,當大學問者,給我們國家發明更多厲害的東西,有的是通過認真工作,幫助更多人過上很好的生活。妳如果喜歡唱歌,以後立誌當壹名音樂家,壹樣可以報效祖國。
因為我們國家要自立自強,要繁榮昌盛,也離不開文化精神上的強大!就好像伍老師、黃老師壹直在大力發揚我們的京劇、昆劇傳統文化壹樣,我們作為音樂人,也要向他們學習,唱出屬於我們自己國家、我們自己民族的聲音,唱出我們的文化自信來!”
楊謙在旁邊補充說道。
他說的話,有點像總結性發言,使得在唱的幾位京劇、昆劇表演藝術家們紛紛地為他鼓掌。
但楊謙自己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
……
之前楊謙和戴羽妮討論的那位國學大師錢先生,曾經說過這樣壹段話:
“所謂民族的爭存,歸根到底是壹種文化的爭存;所謂民族的力量,歸根到底也是壹種文化的力量。無文化,便無歷史;無歷史,便無民族;無民族,便無力量;無力量,便無存在。因此要想獲得抗戰的勝利,必須要讓廣大的民眾對於自己的民族文化具有壹個全面的認識,並讓這壹民族文化的潛力獲得最為充分的發揚。”
民族的興亡、國家的興亡,跟經濟、跟政治、跟軍事,甚至跟外交息息相關是沒有錯,但文化上缺乏自信,在年輕人群體中缺乏對自己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那同樣也會導致壹個民族的名存實亡。
這樣的故事,早在其他國家身上得到了驗證。
不管是那些沒有多少自己文化底蘊的小國,還是同樣有著非常燦爛的歷史文化的大國,放棄了自己堅持的,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文化思想上也開始被西方所影響。
下場就沒有壹個是好的……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它們難道沒有繁榮過嗎?沒有輝煌過嗎?
但缺乏了文化自信的這個精神支柱,再繁榮的盛況,也終將是鏡花水月!
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就是在傳承了數千年的文化上面!
歷史的變遷、朝代的更叠,都沒有影響到我們文化的傳承,雖然我們也不是壹昧地繼承,也需要與時俱進,但絕不能忽視它、拋棄它,不能丟掉了對於我們文化的認同感!
楊謙希望華語樂壇能夠發展起來,就是希望音樂界的國人們不要丟失了這份自信、這份認同感,就是希望孩子們不要因為華語樂壇的斷代,而放棄聽我們中文的歌曲、只願意去聽外國的音樂,就是希望能捍衛住在音樂這壹塊我們的文化底線!
他的戰場看似很小,但同樣硝煙彌漫,同樣危機四伏!
……
“伍老師,剛才正在拍節目,沒機會跟您交流請教壹下。”
楊謙在小朋友們應邀再看壹場昆劇的時候,他站在劇場後面,跟卸了妝的黃松源師兄壹塊,和沒有準備要上臺表演的伍靜儀交流起來。
伍靜儀當然不會上臺,原本近期都沒有她在梨芳園的演出安排,自然也不會臨時更換演員讓她這個名家上去。
“沒有關系,我今天也是來看看妳和這些孩子們。小楊,妳做得非常好,能帶著這些孩子來看我們的傳統戲劇,給我們宣傳宣傳。”
伍靜儀贊賞地看著楊謙說道。
雖然楊謙沒打算安排看她們昆劇,昆劇能露露面,也是伍靜儀拼了老臉去“蹭”來的……
“說起來有些慚愧,伍老師,我其實也沒能出多少貢獻,學了兩年京劇,唱的水平也只能算是入了門,跟我師兄他們比都差遠了,根本不好意思拿出來表演。”
楊謙倒不是自謙,他確實是唱得不夠好,也不能像壹些人那麽厚臉皮,學了壹點京劇的皮毛,就敢大張旗鼓地秀起來,什麽歌都來上壹段戲腔。
也是現在的觀眾們對京劇的了解不多了,才會在短視頻平臺上贊不絕口,要換做是當年的那些戲癡觀眾們。
“早就把他們轟下臺了!”
老師田振山跟楊謙是這樣說的。
楊謙學得越多,也才明白戲曲這壹行門檻有多高。
或許,現在不需要這麽高了,群眾的藝術應該要降低壹點門檻,短視頻平臺上那些展示戲腔的網紅們也無可厚非。
但至少楊謙覺得自己這個從業者,應該立好這個標桿,讓觀眾們明白什麽是好的,什麽是不那麽好的。
魚龍混雜太久了,觀眾們可能都會忘記了龍是怎麽樣的……
幸好,現在也有很多戲曲行業的專業前輩們親自下場表演,在網絡上也獲得了很多愛好戲曲的觀眾們的喜愛!
“伍老師,我想請問您壹個問題,您說的‘桂香’這個故事,是真的還是……”
和伍靜儀相互恭維壹會兒後,楊謙問出了他憋了好久的問題。
伍靜儀表情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微微壹笑,說出了壹句讓楊謙為之動容的話:
“‘桂香’是我的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