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迷

寒門

都市生活

“家人們,這種畢業典禮的求婚可不常見啊!要個小心心不過分吧?”
“沒點關註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62章 港風“炫技”?楊老師獨門絕技!

歌迷 by 寒門

2023-7-22 10:35

  眼瞅著戴羽妮都已經要完成這首歌的表演了,但楊謙的歌聲始終沒出現在觀眾們的耳朵裏,這個情況就讓大家納悶了。
  不對啊!不應該是男女對唱嗎?
  “楊謙+戴羽妮”,這兩個名字出現在節目單上,很難不讓觀眾聯想到像當初《最浪漫的事》那也的情歌對唱。或者,就算不是唱情歌,那也應該兩個人妳壹句我壹句地歌唱才合理嘛!
  像楊謙這樣壹位絕對稱得上是當前華語樂壇頂流的實力歌手,讓他在春晚舞臺上只是吹壹段口琴,鏡頭都沒有舞蹈演員的多,這怎麽跟觀眾們交代得過去?
  而且現在這首歌聽著好像是要結束的意思了,楊謙遲遲都沒上,感覺就真的要把口琴吹到底了。
  觀眾們開始急躁起來。
  有這麽浪費人才的嗎?
  有這麽糊弄觀眾的嗎?
  寵妻扶妻也不能這樣吧?
  可以這麽說,如果到這個節目結束,楊謙都只是吹吹口琴,那即便他吹得再好,稍後網絡上也會把他吐槽上熱搜!
  也是因為《今宵多珍重》這個節目前面的確給了觀眾們很多驚喜,質量較之前面那些節目都不知道好到了哪兒去,甚至跟以前春晚的節目比,那也稱得上是質量上乘。要不然,可能觀眾們都不只是吐槽,簡直是要氣歪鼻子,直接開噴了!
  還好,就在觀眾們的刀快要拔出鞘的時候,楊謙出現在了鏡頭裏。
  他正將口琴交給下場的舞蹈演員順便拿走,自己則是握著麥克風,走向了舞臺前方。
  來了來了!
  觀眾們精神壹振。
  雖然他們也看戴羽妮下場的背影,清楚楊謙和戴羽妮應該不是對唱了,但至少楊謙還有演唱的表演,這就不算辜負他們的期待了。
  等等,這壹幕,是不是跟楊謙和戴羽妮兩口子首次登上春晚舞臺的節目很像?
  就在大家記憶深刻的《最浪漫的事》對唱的前面,楊謙和戴羽妮還輪流表演了《時間都去哪兒了》、《常回家看看》!
  所以,這次難道他們又是玩這樣壹個套路?
  戴羽妮唱完楊謙唱,楊謙唱完他們再壹起合唱?
  也不是沒有可能啊!
  但現在有壹個問題,怎麽電視上沒有字幕?
  如果是新的歌出來,應該會有歌名提示才對啊!
  而且,楊謙要唱的“新歌”,好像也沒有出現在節目單裏!
  就在很多觀眾們剛剛產生這樣疑惑的時候,他身後的頂尖演奏家組成的樂隊,為他彈奏起了歌曲的前奏。
  雖然配器跟之前的國語版《今宵多珍重》截然不同,但耳尖的觀眾還是發現了——這個旋律,跟前面戴羽妮唱得不是壹模壹樣嗎?
  楊謙上來肯定不會是要把之前戴羽妮唱過的歌重新唱壹遍的。
  如果是同樣的旋律,難道是……
  “愁看殘紅亂舞,
  憶花底初度逢……”
  當楊謙的粵語歌聲傳到了電視、手機前面的觀眾們耳朵裏,他們便難掩激動地跳了起來,或者是握著拳頭揮了揮手,或者更加直接的“臥槽”、“臥槽”地歡呼,將心中澎湃的情緒壹吐為快!
  真的是像他們剛才心裏預料的那樣,楊謙唱起了同壹首歌的粵語版本!
  老歌迷的群裏也是炸出了許多潛水黨,他們大半夜不睡覺,就好像當初看楊謙比賽那樣,亢奮地壹邊看電視壹邊聊天。
  “果然是粵語歌,前面調子壹起來,我就聽出了很濃的港風味道!”
  “好像楊老師好久沒有玩這個雙版本歌曲的套路了吧?《華語好嗓音》比賽結束之後,他有出過同時有兩個版本的歌嗎?”
  “不記得了,楊老師的歌實在是太多,壓根記不住全部的歌名。”
  “印象中是沒有,但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大家看比賽看電視看著覺得新鮮,實際上有幾個人願意去聽粵語歌啊?不是粵省的估計都不聽吧?”
  “我聽,但聽不懂,去KTV還是唱國語版本的。”
  “雖然不聽,但楊老師每次玩這種炫技的創作,都讓人看得頭皮發麻,太秀了!”
  “確實是秀,而且這個炫技別人還學不來!”
  “可惜現在港城的娛樂圈不行了,要是倒回去三十年,楊老師肯定能風靡全港城!”
  “現在楊老師也壹樣很火,他在港城開演唱會都是全場爆滿的,這壹輪他不是在港城都有三場演唱會嗎?加了壹場。”
  “雖然楊老師唱的粵語歌我都聽不懂,但還是覺得很好聽。”
  “聽不懂?不是有字幕嗎?”
  正如同歌迷們熱議的那樣,楊謙演唱的粵語版《今宵多珍重》壹樣的優美,而且從歌詞的文字上看,它還更像是壹首傳統的古詩詞,也更有港城樂壇巔峰時候那些古風港樂的韻味!
  “愁看殘紅亂舞,憶花底初度逢。”
  這不正是詩詞的寫法嗎?
  就算不看此時鏡頭上給到的新的港風編舞,光是歌詞文字,也足以讓人腦海裏浮現出相應的畫面。
  落英繽紛,殘缺的紅色花瓣在空中飛舞,這壹幕令人心裏也悲悲戚戚,不由地記起了當初兩人在花前的偶遇。
  “難禁垂頭淚湧,此際幸月朦朧……”
  情緒帶著眼淚奔湧而出,幸好是月色朦朧,才不讓“我”的失態被人看到。
  歌詞有著中國漢字的形象、優美,又有著傳統詩詞的精煉、含蓄。
  這是所有中國人都能很直接地體會得到的!所以,就算楊謙唱的粵語有很大壹部分觀眾是聽不懂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去欣賞這首歌,不妨礙他們認定這首歌值得自己回頭好好再回味回味。
  當然,這會兒,大家還是把更多的註意力放在了楊謙身上。
  “楊老師這燕尾服絕了!罕見的如此端正的西裝搭配啊!”
  “雖然知道穿西裝是為了模仿以前的港風表演,但楊謙穿西裝也太帥了吧?”
  “翩翩公子,濁世遺立!”
  “眼睛像他的歌聲壹樣明亮清澈,真的是,看楊老師的舞臺,看壹次心動壹次!”
  “絕了!怎麽有這麽好聽的歌和這麽好看的人啊?跟他比起來,那些小鮮肉都是什麽玩意兒?”
  “話說,楊老師也算是小鮮肉吧?他又不大,今年滿打滿算才二十八。”
  “楊謙絕對是我心中的李白,如果有李白的影視劇,壹定要讓楊謙來演,這個詩人的氣質太像了!”
  觀眾們看楊謙的表演,更多的是沈迷在他的顏上面,尤其是像這樣詩意盎然、深情款款的歌,楊謙唱起來不就像是壹位白衣詩仙嗎?衣袂飄飄,風度翩翩!
  楊謙往臺上壹站,他那幹凈柔和的聲音壹唱,這首歌關於離別的詩情畫意就表現得淋漓盡致!
  “不愧是楊謙啊!他壹亮嗓,註意力都得往他身上去了!”
  咬牙切齒地寫了壹晚上吐槽的岑良偉此時都把筆丟開了,他伸了個懶腰,將胳膊壓在了腦袋後面,身體擠進了沙發裏,愜意地欣賞著楊謙的表演。
  作為專業的樂評人,岑良偉顯然會更加關註音樂、歌詞,還有歌手本身的發揮上面。
  前面戴羽妮的演唱其實在岑良偉看來算是中規中矩,她的嗓音確實是為她的演唱增色不少,但唱功並沒有給岑良偉多少驚喜。
  或許對於戴羽妮的歌迷來說,她唱得好聽,發揮出以往的水平已經很不錯了。
  可是岑良偉想要看到她的進步!
  即便是闊別舞臺,也應該孜孜不倦地努力,也應該漲唱功才對,不然怎麽可以競爭過拼了命想要登上春晚舞臺的其他歌手?
  當然,今晚這麽說好像還有點苛責了。
  因為其他的節目拉胯得讓人懷疑內娛是不是跟男足壹樣出大問題,戴羽妮的正常發揮,反而還算亮眼的……
  但和楊謙對比,岑良偉還是覺得戴羽妮的差距相當明顯。
  戴羽妮唱的時候,她的聲音好像更適合作為背景音樂,觀看者會把目光投到那些舞蹈演員身上,因為在歌聲的襯托下,這舞蹈劇看起來特別有意思。
  但到了楊謙演唱,盡管魔都戲劇學院的舞蹈演員們還是非常出色地給觀眾們展現了以前港城的風采,也有精心編排了反映八十年代港娛巔峰時期故事的舞蹈劇,但觀眾們就很難再將註意力從楊謙和他演唱的歌上面轉移開來!
  “放下愁緒,今宵請妳多珍重,
  那日重見,只恐相見亦匆匆……”
  岑良偉就聽得如癡如醉,搖頭晃腦地贊嘆不已。
  “有幾個人能像楊謙壹樣,即唱得輕松自然,就好像旋律壹樣,有點港城舞廳的感覺,他要是扭上兩步我都覺得不違和。同時又唱得如此深情惆悵,愁緒就好像起伏的山脈壹樣,連綿不斷!關鍵是,這兩種感覺竟然很和諧地同時出現!不但不違和,反而更精彩了!”
  岑良偉腦海裏情不自禁地點評著,好像他面對的也是自己的觀眾壹樣。
  “懷裏情人在怨,
  相愛偏不能容,
  情人無言地哭,
  心怎不隱隱痛……”
  也確實如同岑良偉說的這樣,楊謙只是通過他咬字、氣息上面的控制,甚至都沒有用到復雜的演唱技巧,就已經把歌曲裏的失戀痛苦唱了出來。
  但又不會太過濃烈,就好像歌詞唱到的心“隱隱痛”壹樣,他的這種痛是哀而不傷的,是連綿不絕的!
  不過,岑良偉還是判斷錯了!
  楊謙並非不會扭動,在間奏強烈的港風舞曲風格,在小號幽咽、爵士鼓強烈的鼓點下,楊謙還是配合著後面舞者的動作,來了壹小段看似即興的倫巴舞蹈!
  當然,看似即興,因為這就根本不是即興的!
  楊謙哪有即興跳舞的能力?
  為了跳好這壹段,之前都不會跳舞的楊老師還專門請老師,指導他練了幾個月。
  盡管他還是沒有這個天賦,完整的舞蹈根本跳不下來,但這樣簡短地扭上幾下、跺跺腳,他還是硬練了出來。
  “噗嗤!”
  別說岑良偉笑噴了,很多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到這壹幕都不由自主地咧開嘴巴。
  矜持都矜持不下來,這會兒大家都必須得哈哈大笑!
  “這都什麽啊?”
  “楊老師跳舞?破天荒啊!”
  “見證歷史了屬於是。”
  “太好笑了,不會跳就摁跳,僵硬著跳!”
  “其實跳得還好吧,楊老師好歹是踩點都能踩得很準。”
  “本來還挺憂傷的,現在直接笑出眼淚了!”
  “喜劇效果拉滿了!”
  “他還轉過身去跳,看起來是在凹造型,但我覺得楊老師是想保住自己這張老臉。”
  “哈哈,明天小破站鬼畜區必須安排上!”
  “怎麽感覺楊老師的這個節目,不僅比其他節目好聽好看,還比小品相聲都好笑呢?”
  楊謙肯定不知道他為了體現港風,特意練出來的壹小段倫巴被觀眾們這麽“喜歡”,後面甚至在某些視頻平臺上還引起很多博主的爭相模仿,壹定程度上蓋過了他們這個節目的風頭。
  不過,就算知道了,楊謙還是壹樣會賣力地去學,壹樣會笨拙地去跳。
  因為他是敬業的。
  有了這壹段舞曲風格的間奏,楊謙後半段的演唱更是將《今宵多珍重》的港城風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不用說,這個節目在第二天就被各路媒體報道,其中港城的媒體的報道尤為突出!
  不管是記者,還是港城的觀眾,他們的心情都是很復雜的。
  楊謙雖然唱的是港風,但他代表的是魔都——就算是再不懂這背後關系的,看明面上和楊謙合作的兩個學院也知道了。
  即便不把楊謙與魔都聯系起來,楊謙也始終不是港城出身的歌手。
  可是,現在楊謙不但唱著粵語歌,還把港城的風采展現得這麽好,就連港城的觀眾都是嘴上不認,心裏卻佩服得緊,喜歡得很!
  讓壹個外人把自己代表了,這怎麽不讓他們感到嫉妒和無奈呢?
  港娛已死,但好像又有壹點點“血脈”遺傳了下來……
  不過,港城的媒體、觀眾還不算是最遺憾的。
  看了楊謙在春晚舞臺上的表演後,第二天唐德益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楊謙妳這小子也太不夠意思了!
  這樣壹個又有魔都風格,又有粵省風格的節目,怎麽能只跟魔都的學校合作?
  是的,唐院長裝傻,沒說這是港風,直接說成了粵省風格,反正也是粵語歌,反正羊城以前也有舞廳,沒少唱港城的歌,稍微改壹改,也能改出羊城背景的舞蹈劇嘛!
  這樣看來,楊謙確實是有跟粵省學校,特別是冼海音樂學院合作的理由!
  冼海音樂學院也有很多厲害的演奏家啊!
  更何況,楊謙自己都是地道的粵省人,還是粵省的音樂人,不應該不支持粵省的音樂發展!
  唐德益的批評,楊謙必須得聽。
  李光民老師去世之後,唐德益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楊謙的師伯了,而且唐老爺子對他向來也非常好,壹直把楊謙當成自己人,楊謙對粵省的貢獻確實不夠用心。
  這次的表演當然也無法重來,唐德益只是借這個機會,跟楊謙定下來,明年得還粵省壹個春晚的節目!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