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淩霄

月關

修真武俠

“唐庶人,我是玄鳥衛,今奉陛下之命,接妳壹家回京!”
佛堂上,遍地屍體,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02章 行險,劍走偏鋒

莫若淩霄 by 月關

2023-6-4 00:06

  河池。
  在這裏,有水源的地方,就會有部落。
  河池附近,呈三角形,竟有三個部落聚居於此。
  顯然,時已深秋,他們在為入冬做準備。
  這三個部落遷來不久,就是打算在這裏過冬的。
  結果,很不幸,他們遇到了主動出擊的隴右軍隊。
  唐治對平高城下達的命令,是必須攻克。
  但是對河池,他的命令卻是鑿穿,盡快獲得壹些補給,便穿插而過,直撲烏蘭。
  烏蘭是鬼方第三大城,其攻克難度必然大於平高。
  唐治不想給烏蘭城的鬼方軍隊太多準備時間。
  胡天壹部正在攻擊迎面撞上的壹個部落,胡天壹壹手短矛,壹手細劍,雙腿控馬,左右掃蕩,所向披靡。
  十幾個扈兵緊隨其左右,替他剪除障礙,清掃雜兵。
  這是他們的主帥,如果胡天壹陣亡,他們這些親兵卻活著,那就死定了。
  這種死,死了也沒撫恤的,因而護著胡天壹,絲毫不敢馬虎。
  胡不凡則從側翼,絞殺著這支部落的勇士。
  這壹路行來,二胡兄弟因為騎兵隊伍眾多,始終是攻擊主力。
  哪怕是攻擊平高城時繳獲了很多馬匹,使得秦州總管和鎮威、鎮武兩軍得以補充了大量馬匹,但是他們的兵未必都精於馬術,如今只是有了代步的工具。
  同時,這些馬也未必都適合做戰馬,因此主攻隊伍,始終是二胡兄弟的陷陣營。
  而秦州總管和鎮武鎮威兩軍,則負責隨後跟進,清掃地面,徹底控制。
  金戈鐵馬,槍林箭雨,三軍鼓動,白刃橫空。
  上萬人舍死忘生的吶喊,這是壹片沸騰的殺戮戰場!
  唐治的中軍大旗昂揚,迎風飄展,隨著大軍的推進,緩緩而動。
  南賢俊拱衛中軍,盡職盡責。
  唐治撫弄著他的大食寶刀,不能親自馳騁於前,躍馬廝殺,心中好不遺憾。
  哪個年輕人不喜歡持刀躍馬,沙場百戰。
  只可惜他的身份太重要了,如非必要,沒人敢讓他上戰場。
  唐治也很清楚,他不親臨壹線策馬廝殺,才是為三軍將士盡責,所以倒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喜惡而蠻幹。
  “嗚”!
  戰場上,不僅刀槍並舉,還不時有勁弩冷箭激射。
  壹個正在揮刀斬敵的大周勇士,便被壹支不知從哪兒射過來的狼牙箭透胸而過,帶出壹大蓬血花。
  與此同時,與他正面對敵的鬼方通士,也被左右沖上的兩個戰士長槍疾刺,將他撞下馬去。
  死亡,隨時都在發生。
  唐治的大軍,在鬼方大地上劃著壹道犀利的弧線,就像壹口死神的鐮刀,斜斜斬去,直指無定王城。
  ……
  長安,觀音禪院。
  禪門眾大德為了究竟要不要義助秦王唐治,已經激烈辯論了好幾天了。
  會議的初始地點,設在慈航庵。
  但是慈航庵是座尼庵,而且地處城內,各方大德頻繁出現在這裏,容易引起有心人註意。
  就算是引起些風言風語,那也是不好的。
  所以,兩天之後,會議地點便改在了長安城外的觀音禪院。
  觀音禪院是大炎立國之初才建造的,是壹座新寺院,氣勢恢宏,占地足有三百余畝。
  觀音禪院金池長老,還有幾大宗門代表嘉祥、智慧、真言和梵音等,俱集於此。
  他們之間之所以產生分岐,其實也能夠理解。
  原來是唐治眼看著就是賀蘭曌最屬意的後人了,將來必定榮登大寶,這個時候,不趕緊巴結他怎麽成?
  可現在,他未必還有這個機會了。
  而現在掌握權力的,對禪門的態度又如何呢?
  現在看來,令月公主、賀蘭家族,包括正飛快崛起的韋氏家族,漸成鼎立之勢。
  而這三家,令月公主幼時出家為道,淵源在呢,與道門的關系,要比禪門這邊深厚的多。
  賀蘭家族壹直跟著賀蘭曌走,和禪門的關系則更加密切。
  不過,賀蘭家族現在拋棄了賀蘭曌,他們將來會不會延續賀蘭曌對禪門的態度,現在還不好說。
  而韋氏,就成了壹些大德屬意的目標。
  在這些位大德看來,與其扶持地位岌岌可危的唐治,莫如扶持韋氏家族。
  而贊成為唐治效力的,理由則是,禪門為了勢力西進,已經付出太多。
  九曲那邊,與諸門競爭正在關鍵時刻。
  秦州那邊,去狄氏家廟主持的大德也已選好,正式上路了。
  金城那邊,開設了規模宏大的印書坊、刻經館,這些人力物力財力的付出,如果放棄唐治,那就是壹並放棄了,這筆巨大的損失,如何解決?
  眾高僧都是辯經辯出來的高手,誰的口才都不差,這壹番辯論,誰也別想說服誰。
  情況壹時膠著。
  梵音和如露等不及,便向師尊請命,要先去神都。
  惠音思量之後,便同意了她們的決定,讓這兩名女弟子先去了神都。
  梵音和如露離開的第三天上午,隴右方面各種消息終於了解到了。
  這些消息,讓僵持不下的局面,壹下子傾向了唐治壹邊。
  大來谷出現馬匪,新任隴右節度徐文燦被劫殺。
  唐治早在朝廷驛使趕到之前,便已揮軍殺入鬼方。
  徐文燦之死,雖然沒有證據,但誰也不覺得,真是被馬匪殺的。
  他們壹行人快馬上任,不可能攜帶大宗貨物或財富,馬匪們不惜代價,殺死這麽壹群戰鬥力明顯很強,卻沒有多少油水可撈的行人做什麽?
  而且,唐治竟然在朝廷旨意頒到之前,討伐鬼方去了。
  很顯然,秦王殿下並不甘心形勢之變,他去打鬼方,固然不是作戲,但這場仗,最終要打的,卻不是鬼方,卻是神都。
  如果這壹仗他打贏了,挾收九曲、臣鬼方之功,普天之下,還有誰能動搖他的太子之位?
  偏生這時,樓大都督又做了壹件事。
  他征調民夫、調集糧草,要為秦王的大軍提供補給。
  固然,這可能是唐治出兵之前以天策上將名義給樓大都督下的命令。
  但是,神都那邊的異變,樓大都督不可能不知道。
  他既然知道,他想拒絕輸送給養,就有的是借口可以找。
  但他沒有,這才幾天功夫,他的第壹批給養已經開始運往隴右了。
  這是輸運給養嗎?這是表明態度,表明立場。
  所以,如果神都形勢對秦王不利,秦王大可據關隴以抗之,是麽?
  而他們,就在關中。
  到時候,是不是會任人魚肉?
  那個秦王,可是缺錢時就敢把李家、盧家這樣的千年士族連根拔起的狠人。
  他對關隴禪門,會不會也這樣做?
  最終,眾大德高僧終於拿出了壹個解決方案:發動禪門力量,暗中扶持、幫助秦王,但是在局勢更加明朗之前,行事必須小心,不要留下把柄,遺下禍患。
  惠音已經是決定壹條道走到黑了,拿到了這個決定,她立即決定,與師妹惠塵壹起,星夜趕往神都,暗中主持其事。
  ……
  吐蕃的蒙丹大將派人尾隨洛桑而去,很快報回來消息。
  洛桑確實是回返葉茹部落了,他們沒敢跟的太近,不過可以觀察到葉茹部的百姓正在忙於秋儲,草堆堆成了山,看那樣子,不像是有要采取軍事行動的樣子。
  另外,還可以看到有大周的官兵,時常縱馬穿過葉茹部落的寨子,人數不多,但是能隨意行走於葉茹,看來洛桑所言不假,大周軍隊對他們管制確實嚴密。
  洛桑所言是真的?是我多疑了?
  蒙丹便想,如果有葉茹部為內應,而獨山只有大周壹鎮兵馬,那麽,即便我如今所領的人馬,也足以將他們吃掉了。
  這可是大功壹件。
  想到這裏,蒙丹也不由心熱,於是下定決心,傳令約茹,征調約茹兵馬。
  他倒不擔心約茹不肯出兵,大家壹塊兒去葉茹打仗,不管是搶得的地盤還是財物,約茹都是有份兒的。
  而且,是吐王下的旨意,名正言順,不怕遭到其他幾茹的指責,何樂而不為。
  然後,不等約茹調兵趕到,蒙丹便徐徐向前開進,他也想搶得先機,占個最大的便宜。
  兵行三日,已深入葉茹腹地,前方斥候突然搜到了幾十個騎牛的同胞。
  那些人聽說他們是蒙丹將軍的斥候,大喜過望,連忙叫斥候把他們引過去。
  壹見蒙丹,這些人便號啕大哭,並獻上了塞爾提的人頭。
  蒙丹聞言又驚又怒又喜,驚的是,塞爾提竟然死了。喜的是,塞爾提竟然死了!
  怒的是,塞爾提竟然死了。
  他和塞爾提都是吐蕃贊普駕前的心腹,彼此之間自然也有競爭關系。
  這樣壹位重臣,竟然死掉了,等於是給他去了壹個大障礙,自然歡喜。
  可他怒的是,先前接到的書信,可是說塞爾提與侍夫人約好了,要裏應外合的。
  可是,現在塞爾提竟是死在葉茹三個夫人手中,這豈非說明,侍夫人在撒謊?
  她為何要誑我進軍?難道,前邊有埋伏等著我?
  可是,如果他們設了埋伏,為何要放走塞爾提的隨從,把他們都殺了,豈不更加保險?
  他們……在做作聲勢,想恫嚇我不敢進軍?
  這壹來,蒙丹是徹底摸不著頭腦了,似乎……怎麽解讀都有道理。
  思量再三,蒙丹下令停止前進,就地紮營,派出大量斥候,偵伺四方消息,等候約茹兵馬。
  約茹征調了壹萬四千余勇士,興沖沖地殺進了葉茹,可壹路下來,卻連個人影兒都看不見。
  他們只道是蒙丹兵進神速,把葉茹部落都打散了,緊趕慢趕地追上來,卻發現蒙丹的大軍原地紮了營,看那紮營的痕跡,都有好幾天沒挪地方了。
  蒙丹見約茹的援軍到了,大喜過望。
  他的糧食都快吃完了,趕緊便向約茹借糧,又與約茹將領計議,要他們為先鋒,繼續前進。
  蒙丹的大軍為了搶功,不等他們來便急吼吼地殺進了葉茹,進了葉茹卻又止步不前,如此奇怪的舉動,早就引起了約茹將領的警覺。
  現在,他居然想讓約茹為先鋒,約茹將領心中警鈴大作,頓覺有詐。
  兩下裏就在原地扯起皮來。
  而此時,徐伯夷已經和南榮女王,領原東谷陷陣精騎,悄悄迎了上來。
  徐伯夷沒把獨山駐軍也帶出來,像他這樣的人,絕對不會完全信任葉茹三位夫人的。
  如果葉茹三位夫人心思有變,他們全軍在前,將腹背受敵,全部葬身草原。
  所以,他留下了獨山守軍鎮懾葉茹,同時也是保住他的第壹退守防線,而他則與南榮女王,領著陷陣營那幫亡命,悄然向蒙丹的大營接近過來,紮營於五十裏外。
  斥候,通常外放五裏,十裏,壹般十五裏就是極遠了,外放斥候三十裏的就已極其罕見。
  所以,紮營於五十裏外,便不怕被蒙丹的偵騎發現。
  徐伯夷是個劍走偏鋒的性子,現在人馬又遠遜於對方,自然不可能與之堂堂正正地壹戰。
  這壹次,他還是要劍走偏鋒!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