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

孑與2

歷史軍事

盛世,亂世,對野心家來說沒有區別……
至少對雲昭這種人來說沒有區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6章 皇帝拿不到捐款

明天下 by 孑與2

2021-2-19 12:53

  人頭送過去了,嘉定伯府沒有任何反應。
  沐天濤知曉,自己應該還有七八天的緩沖時間,等這個嘉定伯摸清楚自己的底細後,才會有進壹步的動作。
  謀而後動是很多勛貴們的壹個好習慣。
  他們不在乎殺人,但是,壹定要把敵人的底細摸清楚之後再動手。
  在這個碩大的京城裏,總有壹些人是動不得,摸不得的人。
  很多故事中總有紈絝子弟仗著家世不管三七二十壹的就動手得罪人,這是最愚蠢的,沐天濤從小接受的教育不是這樣的。
  他的母親,兄長,總是告訴他,被人欺負了不要緊,首先要安靜下來,要弄清楚敵人的底細,如果對手背後有壹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這時候,就要先喊冤,然後暗地裏下手……
  如果對方的實力實在是強大,那麽,就要認,就要忍,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當然,如果對方就是壹個沒來由的蠢貨,這時候壹定要用雷霆手段壹舉鏟除,好彰顯沐王府的威嚴。
  沐天濤在關中的時候就從母親的來信中知曉了京城沐王府被人霸占的消息。
  然後……他就央求自己在某個關鍵部門任職的師兄,以兩瓶好酒的代價,將沐王府是如何被人侵占的經過摸得清清楚楚。
  壹路上早就想好了應對的策略,到了京城,屁股還沒有坐穩椅子,他就悍然發動了。
  之所以會如此不留余地,也是有原因的。
  三個月前,實在是沒錢的皇帝,就發動了壹次募捐,希望百官,勛貴們能捐助壹些錢,好讓兵部多招募壹些敢戰的猛士,來守衛大家賴以生存的京城。
  崇禎在位十六年。
  “兵荒四告,流寇蔓延”。
  “臣僚之黨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國家之法令已壞,邊疆之搶攘已甚,國事內外交困,積弊難返,時局難以挽回。”
  從未有過風調雨顧的時候。除了年年從未斷絕兵事之外,還需應對各地此起彼伏的幹旱、地震、蝗災、疾疫。要剿流寇,要賑災區,要防邊患,這壹切都離不開壹件東西,那就是:錢!
  時局如此,財政方面的嚴重危機不可避免。萬歷時的年軍費開支不過三百多萬。
  崇禎年僅僅用於軍事的“剿餉”、“練餉”、“遼餉”已高達壹千六百萬。
  皇帝自然深感國庫空虛,手頭拮據。把這財政危機轉嫁於民之後,結果是“餉加而田日荒,征急而民日少”,導致惡性循環,讓“饑饉洊臻,外訌內叛”的局面更加惡化。
  無可奈何之下,貴為帝王的崇禎也顧不得許多了,只好砸鍋賣鐵,把宮中的金銀器皿拿出來應急,甚至變賣從萬歷時積存下來的老人參,剩下來,就得號召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助餉,采取募捐壹策了。
  崇禎十二年,崇禎找上了富甲壹方的皇親武清候李國瑞,要他為國分憂,貢獻四十萬銀兩為餉。
  李國瑞見數目巨大,死活不肯出,壹口咬定拿不出這麽多錢。不過崇禎對其底細也略知壹二,當然不行,催逼更急。
  這李國瑞索性耍開了無賴,也來了個砸鍋賣鐵,將自家的房屋標價出售,家用器皿什物則拉到外面變賣,以示壹無所有。
  此舉令崇禎怒不可遏,遂將李國瑞入獄,奪其爵位。李國瑞哪禁得起這個,不久便驚怒而亡。
  如此壹來,外戚嘩然,紛紛抱怨崇禎不顧恩義親情,更聯合起來抵制募捐。
  崇禎本人事後也頗為後悔,加封李國瑞七歲的兒子李存善為侯,所追繳的這四十萬銀兩最後也全部退還。皇親既然反悔,官員自不會熱心,募捐壹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
  然而到了今年,李自成已兵抵山東,京師告急。而這時候的京城,缺兵少糧,守備虛弱。
  崇禎只好再次募捐,他遣太監徐高通知周皇後之父,國丈嘉定伯周奎,讓其牽頭倡導,作個表率。
  周“堅謝無有”,竟壹口回絕。徐高再三說明上意,周也漫不經心,毫不介意。徐高“憤泣曰:‘後父如此,國事去矣’”。
  周奎見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也怕崇禎歸罪,答應捐獻壹萬兩,崇禎認為少壹點,要他拿出二萬。
  周寫密信告訴皇後,懇求幫助,皇後答應幫他出五幹,並勸他盡可能滿足崇禎要求的數額。宮裏的太監以王之心最富,但也僅獻萬金。
  王永柞、曹化淳則捐三萬至五萬。
  朝中大臣官員表現也壹樣,個個裝窮喊貧。
  大學士魏藻德僅僅拿出百金,已被批準退休的內閣首輔陳演則專程入宮表白自己在任期間如何清白廉潔。
  還有壹些官員則效法李國瑞,在自己門上寫著:“此房急賣”,再拿出壹些不值幾個錢的器皿什物擺在市上兜售。
  最後為搞平衡,幹脆來了個攤派,比如浙江出六幹,山東出四千等等。個人的最高限額是三萬,但滿朝竟然無人達標,僅有太康伯張國紀壹人出到了兩萬。
  就這樣,本次靖國募捐從京城皇親國戚,士大夫官員組成的食祿壹族那兒最終募集到了壹筆巨款:二十萬。
  有錢不出錢,這個時候的皇帝除了壹聲嘆息,也不能把他們怎麽樣了。只好又改個法子,號召有力出力,令眾人各輸糧草供給官軍,或贍養將士們的妻子兒女,使京城守軍無後顧之憂,但反應更為冷漠,無人響應,只好作罷。
  這筆“巨款”數額如此,作軍費實在沒辦法看。所以這二十萬現金,崇禎全部用來犒賞慰勞京城守軍。
  這壹天,小民百姓痛哭捐金者甚多,多者有三百金、四百金,短短十五天的時間,捐金多達四十六萬。
  為此,皇帝在後宮哭告周皇後曰:子民良善,肉食者當誅!
  沐天濤在玉山書院學的就是如何為政,如何將兵。
  當玉山書院將這些事情當做笑料四處宣揚的時候,沐天濤卻邀請了書院裏眾多的才智之士座談——唯壹的論題就是——皇帝如何才能從這些貪官汙吏手中拿到捐款!
  最後,眾人得到了壹個比較靠譜的答案——酷吏!
  皇帝出頭號召捐款,這是壹件很丟人的事情,這表明皇帝已經失去了對政權的把握!
  皇帝表現的越是弱勢,那麽,臣僚就越發的不願意資助皇帝。
  政務司的壹位師兄說的很是清楚明白——強者擁有所有,弱者壹無所有!
  沐天濤能想的到,如果雲昭開口問百姓,官員,商賈借錢,他壹定會得到百姓,官員,商賈們的熱烈響應,甚至會出現寧可破家也要資助雲昭,只求雲昭能看在他貢獻出所有的份上,誇贊他壹聲,哪怕,給個肯定的笑臉,他們也會心滿意足。
  這就是強者。
  而崇禎皇帝的捐款壹出,就連自己的嶽父也推三阻四的哭窮,最後還要依靠壓榨當皇後的女兒來減少自家的損失。
  因此。
  動用酷吏自然是沒有辦法下的辦法。
  如果在太平年月,用這個法子完全是在損毀朝廷。
  但是,如今的大明,屋子已經四面漏風,梁柱已經被蟲子蛀的劈裏啪啦亂響,眼看就要倒塌了,這時候難道還要在乎屋子裏養的壹群豬嗎?
  這時候最好的法子就是——殺豬賣錢!
  皇帝原本是有酷吏的,比如東廠,錦衣衛就是極好的酷吏人選。
  壹旦皇帝利用這些酷吏達到目標之後,再殺兩個東廠,錦衣衛的人告訴這些官員,東廠,錦衣衛做錯了,完全就能把這件事混過去。
  可是——皇帝在登基之初,就把這兩個單位給廢掉了,眾正盈朝的場面看起來很好看,可他就是不辦事啊!
  所以,沐天濤來到京城根本就不是為了什麽狗屁的科考!
  他是來當這個酷吏的。
  科考太慢,就算他成為狀元,想要在大明這個腐朽的平臺上實現個人的報復至少要等到二十年後。
  他等不及了,大明也等不及了。
  既然正常的法子不能拯救大明王朝於水火之中,他就想試驗壹下強盜的法子。
  強盜的法子很好用……僅僅從長安來到京城這兩千裏路上,他就有了壹千多個忠心的部下。
  現在,到了該如何武裝這些人的時候了。
  他曾經無意中聽壹位師兄說起過,崇禎十四年的時候,縣尊曾經下令京城,河北,山東,三地的藍田人馬迅速撤離,目的就是給崇禎皇帝留下壹個比較公平的戰場。
  當然,在客觀上也為李弘基進入這三地打開了大門。
  密諜司,黑衣人撤離這三地的命令極為緊促,人迅速撤離了,但是,留下來了很多的裝備,被封存在這三地。
  而這些裝備,因為老舊的原因,對於已經換裝了最新式武器的藍田來說,用處不大,是可以買賣的……
  因此,沐天濤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到藍田留在京城查看風向的密諜,然後再從他們手裏把這些武器買回來。
  等自己把手下這壹千來人武裝起來,那麽,自己壹定會有更多的錢來購買藍田封存的武器,那樣的話,就能武裝更多的人。
  也只有這樣,他才有資格,在李弘基的百萬大軍來襲的時候有壹戰的本錢。
  “老子要嗎當乖孩子,要嗎,就把這天下掀個翻天覆地。如此,才不負我沐王府之名,不負我在玉山書院的偌大名頭!
  夏完淳,妳在河西立功,且看老子如何在京城翻雲覆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