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

孑與2

歷史軍事

盛世,亂世,對野心家來說沒有區別……
至少對雲昭這種人來說沒有區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15章 人總是會變的

明天下 by 孑與2

2021-2-19 12:53

  總體上來說,壹個國家大的戰略都是經過壹個博弈過程之後才產生的。
  毀滅,是藍田皇廷常用的壹個手段,也是用的最熟練的壹個手段。
  因此,他們對於敵人的看法,以及價值壹般都會有壹個新的研判。
  不會因為建奴以前對大明百姓造成了無可彌補的傷害,就急不可耐的把他們全部消滅。
  敵人也是有價值的。
  有時候,敵人的價值甚至比盟友還要高,所以,要好好的對待。
  現如今,藍田皇廷殺豬的手段已經基本上到了庖丁解牛的最高地步,壹頭豬到底該怎麽吃,他們已經有了壹整套完整的手段。
  經過這套流程之後的豬,豬皮,豬肉,豬內臟,豬毛,豬的糞便的去處都會安排的明明白白。
  甚至還會利用豬活著的時候的生活習慣,利用這些習慣來創造出壹些隱形價值。
  大明周邊的可以利用的敵人不多,因此,在這個時候,建奴就顯得尤為珍貴。
  生活在壹個巨大的且強盛的國度周邊的小國壹定是痛苦的。
  不論這個大國多麽的彬彬有禮,在跟大國交往的過程中,他們也壹定是吃虧的,就像壹頭大象跟壹只狗做鄰居,大象沒有傷害狗的意思,可是,狗的日子會過得非常煎熬。
  更何況,雲昭本身就是壹個強盜出身的皇帝,他的麾下基本上也是強盜,只要是強盜,占山為王,打家劫舍就是他們的最高宗旨。
  尤其是當整個大明都成了雲昭這個強盜皇帝的屬下之後,擴張,就成了唯壹的選擇。
  雲楊代表著軍方的態度,他這壹次之所以從潼關乘坐火車來到了玉山,就是來表達軍方意見的。
  大明在西南北三個方向已經完成了收復國土的任務,這個時候,東方的建奴,就顯得無比的刺眼。
  軍方對於屯守國內,沒有多少興趣,他們更希望能夠離開大明本土,去未知的世界去看看。
  現在,國內之所以還要屯駐重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東方的戰事還沒有停止,建奴還在威脅著帝國的東方,如果把這個心腹大患去除之後,國內的大軍,就能選擇壹個他們認為適合的方向去開疆拓土。
  開疆拓土從來都是軍人最高的理想,也是軍人最高的榮耀。
  就像段國仁壹般,此次在托雲牧場壹戰後,為大明收復了大半個西域,他的軍銜已經超過了雲楊這個霸將軍,成為了三級制將軍。
  壹般情況下,霸將軍已經是藍田皇廷握有兵權的最高長官,制將軍已經是榮譽頭銜了,至於軍銜更高的權將軍,以雲楊來論,估計要等他入土為安的時候,才會有人宣布他成為權將軍這個消息。
  論到這些事情,是壹個極度沒意思的事情,如果掰開了揉碎了來看,這裏面只有人性中最討厭的猜忌與提防。
  中國的體制從來都是儒皮法骨。
  簡單的說就是說的好聽,做的陰險。
  當權者不惜將人性看的極度惡心,而這些規定壹旦出來,就暴露了壹個事實——皇帝是壹個不相信任何人的人。
  雲昭何能例外?
  這些具體的事實,落到最後就回歸了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這個曠世大問題,繼續深究下去,窮雲昭壹生都無法給出壹個合適的答案。
  因此上,雲昭只做,不說!
  遼東的事情對如今的大明來說並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相比之下,雲昭更關心他三年前就布置下去的全民教育。
  準確的說,這件事其實辦的是壹塌糊塗的……
  全民都在辦教育的時候,什麽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會出現。
  這壹點,雲昭是有思想準備的,並且也做好了迎接嚴重後果的準備。
  不過,這些後果跟全民都是文盲這個事實比起來,還是要輕好多。
  “大明百姓的識字率,在我們沒有開展全民識字,以及全民教育的時候,壹千個人中能看懂文書的人,僅僅有壹個半人……
  自從我全民識字,全民教育開展三年之後,比例增加到了千人四個半人……”
  徐元壽照本宣科的模樣壹本正經的,看的雲昭很想笑。
  瞅著徐元壽讀完了統計報告,並且摘下了眼鏡之後,雲昭笑道:“先生,您相信這個統計數字?”
  徐元壽道:“大明開科養士三百年,才有了壹千個人中有壹個半讀書人的規模,我們三年就增加了三個人,平均每年增加壹個人。
  壹年頂大明兩百年之功,陛下聖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雲昭笑道:“既然先生也不相信,那麽,為何還要在朕面前誦念這個統計報告呢?”
  徐元壽戴上眼鏡,目光從眼鏡上方投註在雲昭身上道:“我就是想要讓陛下看看,妳麾下的官員是何等的無恥!
  這三年,他們的主要功績是人為降低了朱明時期百姓的識字率,又人為的提高了三年來的教育成果,然後,就出現了這份統計文書。
  老臣甚至相信,陛下即便是派遣監察部的下去查,最後得到的結果也壹定跟統計報告上的數字差不多,這是人家做官的本事。
  不過,老臣可以以項上人頭跟陛下打賭——我大明,的讀書人絕對沒有統計報告上說的這麽多!”
  雲昭接過文書隨手丟在案子上道:“朕也可以跟先生打賭,這三年來大明百姓的識字率壹定有比朱明任何時候增長的都要快。
  朕知曉,這裏面壹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法門,不過,我們還是要相信我們的官員,他們還沒有無恥到生編硬造的地步。”
  徐元壽長嘆壹聲道:“陛下著急,底下的官員也著急,大家都著急的時候,最底下的官員就考慮不了那麽多了,完成任務,保住烏紗帽才是真的。
  教書育人的事情急不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慢慢積累。
  陛下莫要以為我壹心撲在玉山書院上只是為了培養壹群精英,不理睬百姓的基礎教育,實在是,大明才走上正道,我們急需人才,急需最優秀的人才,才能把陛下草創的藍田皇朝推到壹個高點。
  有了這個高點,就算子孫不成器,將來也能多折騰幾年。”
  雲昭給徐元壽倒了壹杯茶推過去道:“哪壹個開國帝王沒有把皇朝推高呢?可是,他們這樣做改變什麽了嗎?暴秦不成,強漢不成,盛唐不成,雄明也不成。
  既然那些帝王都沒有成功,那就說明這條路是錯的,朕還年輕,幾乎是中華史書上最年輕的壹個開國帝王,因此,朕有時間,有精力,也有耐心走壹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
  現如今,我大明兵強馬壯,雖有建奴還在遼東,也不過是疥癬之疾,只要機會成熟,朕揮手間就能讓他灰飛煙滅。
  所以,朕要不斷的試驗,哪怕是錯了,只要不觸及根本,朕就有卷土重來的本錢。”
  “當年隋煬帝楊廣也是壹個雄才大略之輩,他也做了很多實驗,可惜,他試驗的結果就是把自己的江山給禍害光了。”
  “他觸及了根本,關隴世家又滲透了他的朝堂,如果不開鑿大運河,不征伐高句麗,他難以樹立自己的威權,所以說,他是狗急跳墻,與我從容布置完全是兩回事。
  這些道理還是先生教我的,難道您已經忘記了?
  或者說,先生年歲大了,沒有了積極進取的雄心,只想著如何抱殘守缺?”
  徐元壽嘆口氣道:“罷了,江山是妳的江山,我這個做老師的只能全心全意的幫妳守住江山,至於別的,已經超過了我的能力範疇。
  老夫知曉,建立壹個王朝有多麽的艱難。
  我們戰死了那麽多人,消耗了那麽多歲月,天下百姓吃了那麽多的苦,還有那麽多的書院弟子拋頭顱灑熱血,只為了拿自己的命賭壹個盛世來臨。
  妳卻不珍惜……”
  眼看著徐元壽蕭瑟的背影,雲昭搖搖頭,對壹直守在身邊的張繡道:“我是那種不珍惜英烈鮮血的人嗎?”
  張繡搖頭道:“陛下不是不珍惜英烈的鮮血,而是因為太在乎了,才會這樣做。徐山長已經老朽了,而橫渠學說也有很多缺陷。
  說到底橫渠學說與董仲舒的儒門是壹樣的,都是為王朝服務的壹種學問,徐山長陷在這個大坑裏已經出不來了。
  自從陛下執行全民教育這個政策以來,變化最大的不是大明各個州縣,也不是遍地開花的各個學堂,真正發生變化的是玉山書院。
  現如今,玉山書院的學子們猛然發現,他們不再是唯壹的大明官吏的來源地,這對他們來說是壹種威脅,很大的威脅,他們必須要比別處書院的士子更加的聰慧,更加的博學,更加的貼合百姓生活,才能繼續成為大明的官吏。
  現實中的這些變化,逼迫的玉山書院,只能不斷地減少晦澀難懂的橫渠壹脈的學問,不得不將更多的課時讓給用處更大的算學,格物,幾何,化學,地理等學科。
  而這些學科也釋放出來了它本身的力量,歷史使人睿智,詩歌使人靈秀,算學使人精密,格物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我想,等這些學科的魅力持續壹些年月之後,我大明的教育將會變得更加全面,精英將會層出不群,會比現在的玉山書院培育出來的學子更加的優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